我们研究100+运营知识地图后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

原标题:我们整理了100+运营地图,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

精细化运营这个词,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。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精细化运营。但精细化运营怎么玩?这个话题就很大了。

最近朋友圈有一系列刷屏的各岗位营销运营知识地图,都号称某大咖团队耗费数月打造,在各大公众号各种造势卖得风生水起,49、59、69的价格等等,好不热闹。

我们研究100+运营知识地图后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

这莫不就是传说中五彩斑斓的黑?

不过,这样一张让人摸不清头脑、看起来可读性并不高的图为什么会引起一群互联网人处处求资源、卖资料?

互联网知识焦虑的特征

互联网时代,网上学习已经不再是新鲜事,各式干货在充斥着眼球。

“Excel操作的100个小技巧”

“50个论文必备网站,一定用得到”

“高效做笔记的十个方法,买了再说”

“最实用的ppt模板,各种场合都用得到”

这些干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同特征,就是把一些知识、经验之类的东西,省去漫长的铺垫和得出结论的过程,直接把结果有条理又细致摆到你面前。

我们研究100+运营知识地图后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

生活在这个快捷的时代,很多人都追求“快餐式”生活。不仅“吃”上面要快餐,知识的获取,也只求便捷。

然而这样快餐式“干货”往往暗藏陷阱。

陷阱一:你可能记不住自己看过的干货

在这个屏幕阅读的时代,一个人每天要接受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。

你理解中的学习,是上网站、看干货公众号、逛知乎;你的学习时间,通常是上下班通勤的时间,工作间隙放空自己的时间,睡前刷手机的时间。

大概和欧阳修说的“三上”,马上、枕上、厕上类似。

看到一篇文章,很好,但是太长没时间读,都会选择收藏下来以后再看。

这里的 “以后”≈“不会看”。

为了避免这个情况,内容都是跟着需求走,你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,自然要给你匹配碎片化的阅读产品。

“干货”就这样应运而生。

朋友小杨特别喜欢各种“干货”知识,今天在这个公号看到《如何年入百万》,“干货满满,我要收藏起来”。

明天在那个公号看到《高薪人士给年轻人的8个建议》。

“干货满满,我得收藏起来。”

……

但他不知道的是,收藏干货的过程,就是遗忘的过程。

以为收藏的是知识,其实收藏的是“看到”。

以为掌握了知识,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“信息”。

陷阱二:假干货,真智商税

就像文章一开始所说的运营地图,乍一看信息密度高,条条框框,有头有尾,却经不起仔细钻研。就拿电商运营的这部分内容来说,对从未接触过电商运营行业的小编,看完只有四个字:一头雾水。

内容枯燥,可读性不强,远没有看一部视频或专业书籍来得有效。

不过那些电商运营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,又是什么观点?一位在电商行业呆了4年的朋友说,图片的信息确实挺全面,但是这样的内容光靠看肯定是记不住的,有这时间,倒不如投入实践。

这就好比教学龄儿童,告诉你一撇一捺怎么写,一个字需要由哪些笔画组成,就到此为止了。至于后面怎样写出好看的字体,写成什么样文章,就要靠自己了。

我们研究100+运营知识地图后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

坐而读,不如起而行

大部分职场新人最重要的是基础的落地执行力。

比如,如果想要做运营,你必须选择一个方向作为切入点,内容运营?活动运营?用户运营?新媒体运营?选择之后,你不需要学习多么高大上的方法论,此时你想的是如何完成工作任务,而不断练习,强化基础的落地执行能力正是不二选择

比如选择活动运营,所对应的基础落地执行力便是活动策划。不是简简单单想个创意、玩法就行了,策划一场活动搞得流程应为:收集创意→套用创意→改编玩法→选择创意→生成玩法。

过程中的每个步骤,对应的都是很强的落地执行力。比如第一步骤收集创意,需要在生活中、工作中时时关注,一旦发现好的活动,便将其记录到素材库中,分析别的活动背后的逻辑。

因此,0-1岁的入门生涯,最需要需要关注的是大量基础工作的高效执行落地,哪怕只是群管理、客服。

快餐式“干货”固然吸引人,但是反过来想想,如果某项技能仅靠一张图,一本书、一篇文章就能上手,哪怕它一时具备市场稀缺性(新兴市场),但必然不会长久。

反过来,如果你学习一项技能时“正备受煎熬”,那么恭喜你,这极大可能是一门高价值的技能。

往深了说,追求安稳、一劳永逸之类的好事情,严格上来说,就是个伪命题。

本文来源:聚通达,由「非著名CMO」投稿发布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的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
(5)
上一篇 2019-07-20 16:34
下一篇 2019-10-20 09:25